植物森林吧 关注:856贴子:3,155

【植物森林】浅谈文章通顺度误区(科普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要是针对小徒弟的《给你最好的我》,随意谈谈影响文章通顺度的问题。


IP属地:江苏1楼2014-02-07 16:23回复
    原文链接:http://tieba.baidu.com/p/2854006330
    我素来是个半吊子眼高手低,水平远远不够就敢开贴,纯粹是因为个人贴吧门槛低,我还刚巧臭不要脸。所以一点愚见,当不得真。
    小徒弟前来求助,问的问题委实让我蛋疼。我便说起码先写一篇出来,我才能正儿八经地回答你的问题。
    于是……
    她献上了给我的新年贺文给我当靶子,实在是有些残忍。
    首先谢谢我的小徒弟,我很感动,如果没有提问这件事的话,我怎么样都会把它夸到天上的。
    可下面我还是要公事公办。我给你打过预防针了,我也认知到我不适合给人留评论,所以写完这篇以后,虽然你说没事儿,我还是决定去当一条不吐泡泡的鱼,不把我捞上来决不多说一句。


    IP属地:江苏2楼2014-02-07 16:25
    回复
      2.段落分配不合理。
      我不确认是否是因为你的标点导致的,所以我放在标点下面讲。
      分段。
      网络小说的段落大意的确是没那么清晰,你愿意把所有事情都挤在一段里讲也是你的自由,但是我不一定有耐心看。同样的,过多的分段固然使读者看文的劳累度下降,但整篇文章就会显得空空荡荡,毫无内容。
      第二点建议:
      根据你自己的行文风格选择分段的节奏。
      如果你喜欢使用长句子,句子里面还镶嵌着那么一两个耐人寻味的词,写一句话要让读者想一会,就请体谅一下读者,别把一个段落塞得满满当当。密度太大容易让你原本精致的描述变得黯淡无光,中国国画讲究留白,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觉感受。
      如果你喜欢用短句,写的风格是平实易懂,觉得叙述的力度不够,文风活泼,就把一段安排得稍紧一点,使它看起来信息量大一点。
      很多人喜欢在段落之间空行,一段一空或者几段一空,比如说我。
      适用于一段一空的人文风华丽结构紧凑,它的一段里面的信息量可以让我浑身热血沸腾。但如果你写的东西空空落落还想弄死我的话,可以尝试,也许唯一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大家在电脑上浏览帖子的舒适度。
      几段一空能显得信息量均匀,适合绝大多数的写手使用,一般不会造成反效果。
      而对于我来说,我只是单纯觉得,这种方式,很有利于我遮丑。把败笔藏在大段里捂着的这种屌丝心态……
      段落里的重心要明确。小徒弟的文章里面的段落,叙述的主体非常跳脱,显得特别顽皮……
      一般来说,一段里面侧重于一个重点。比如说环境描写,一个片面角度的动作或心理描写。
      如果你不能理解的话,以下是血淋淋的示例:
      ““夏清你最好快点回来,外面那么嘈杂你以为我听不清楚你在哪?今晚的飞机,你还想不想回家了。”桑瑞的声音不大,训斥的时候却要比夏清吼好几嗓子都让人害怕。“我什么时候想过回去了。”夏清电话倒是挂的干脆,挂完以后倒是嗨不起来了。刚刚计划的喝醉,唱K,夜不归宿以及一系列气人计划都没实行。酒吧里乱糟糟的,他的心情更乱。”
      我又拿你的第一段做文章了,也许下面还能看见它几次。
      这一段里面,写了:1.桑瑞的语言。2.夏清的心理。3.夏清的语言。4.夏清的动作心理。
      我算是把它肢解出来了,但它从一开始就给了我“???”的感受。
      我以为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这个风格的,但是紧接着往下看,我就“!!!”了。
      示例:
      “好想。
      好想。
      夏清难得没一幅撒娇的模样往副驾驶上蹭。
      本本份份的坐在了后排。
      谁也不说话。车里安静的都听的到夏清抠坐垫皮的声音。”
      看到你的第一段和下文相比显得多孤立了吗?
      你想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在同一段里?角度连续不间断的切换你自己理清楚了吗?你的侧重点在哪儿?
      既然你的文章是想表达一种细腻的感情,下文的情感是表达烟雨朦胧的忧伤的,就把这一段的层次也梳理清楚。
      我只修改段落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夏清你最好快点回来,外面那么嘈杂你以为我听不清楚你在哪?今晚的飞机,你还想不想回家了。”
      桑瑞的声音不大,训斥的时候却要比夏清吼好几嗓子都让人害怕。
      “我什么时候想过回去了。”夏清电话挂了。
      电话倒是挂的干脆,挂完以后倒是嗨不起来了。刚刚计划的喝醉,唱K,夜不归宿以及一系列气人计划都没实行。
      酒吧里还乱糟糟的,他的心情更乱。”
      段落的分布应该从始至终保持统一的风格,我看你的第一段的时候,始终认为你是先前跳了段桑巴。先是非常亢奋,后文写累了,就回到地面了。
      当然,以上修改是我的个人偏好,仅供参考。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2-07 16:26
      回复
        3.叙述对象的转换生硬,情节显得突兀。
        第三人称在小说里的优势,在于它开启了上帝视角。这个人说的话我清楚,那个人的心理活动我也清楚。但是,一旦自己的头脑发昏,读者就什么都不清楚了。
        为什么开头说我已经有点不记得内容了,因为我阅读时如同囫囵吞枣,有点跟不上跳跃的思维。
        我是示例:
        “桑瑞在电话那边一听声音就知道不对。只得暗暗骂一声:“兔崽子。”开车赶了过去。当夏清猛地想起自己接通了桑瑞的电话时。一愣,小嘴撇的就差哭出来了。
        桑瑞推开酒吧门时,夏清手里正端着两杯果汁,除了头发乱的像毛,脸上的血道道。那妩媚的笑容,真看不出来他打架了。”
        首先我读了一遍,觉得第二段是病句。
        抛开语言的流畅度不谈,它本身出场非常地霸气,就像原本是薄脆饼干里面却夹着夹心。我想了想,觉得我跟不上是因为它的舞台灯光转得太快了。
        这其实也涉及到我前两天谈的节奏问题。
        你的角度转的太快,分段或许可以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是要是已经快飞起来了,读者也就晕机了。
        表现在,情节的铺垫不够,提示不够。
        建议三:
        给自己描写角度的转换做好铺垫,不要心急。
        第三人称如同一个舞台,它纵然是上帝视角,但观察大多数的小说,它的聚光灯在一小段时间内是紧紧盯着一个人的,更有小说纵然是第三人称,它从头到尾也只有围绕着一个人转,写到他人的心理,只是点缀。
        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比如说你在这一段里面想描写的是桑瑞开车赶过去这件事前后的场景,就暂且把夏清当做是配角,着重笔墨在桑瑞身上。下文你想写夏清了,就用两三个分句写夏清,把桑瑞当做配角。
        你的心理描写很常见,但出了问题。
        示例:
        “没有回应。夏清怯了。怎能不怯。即使桑瑞的嗓音再温柔,他也能听出那话里的嘲讽。以及手握拳的骨骼声响。那是桑瑞发怒的前兆。
        罢了。本来就没指望能好好过个年。”
        我没有看明白最后那句“罢了”是谁的心理想法,指向模糊不清。
        心理描写的对象不清晰也是小说描写的忌讳。
        读者看完一句心理描写以后,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噢!这个原来是xxx的想法。”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代表第三人称的熟练程度不够。
        我不知道要援引谁的文章作为示例,所以……
        就你了,长腿叔叔。
        “男孩捂着流血的脸颊看他,哭道:“我要走!”
        “那你滚吧。爱走就走,我他妈才不挽留你。”唐宇扔下一句话,转身离开了。
        他能确定的是,张小黑不会走。他只是毫无根据的笃定,他就是很有安全感,认定了张小黑不会离开。
        男孩看着唐宇的背影,扑扑簌簌的掉眼泪。”
        ——引自《背叛者》
        这种衔接是十分顺畅的,并没有在分句里面出现奇怪的转换。铺垫充足,圆滑不生涩……噢我在说什么。
        所以,没有足够的把握的话,不妨加上些“他想”“他认为”“xxx心想”之类的铺垫语。这些句子像是螺丝钉,可以把两个有点断节的零件连接起来。
        这是level one,三个文章通顺度的问题。
        文章通顺是基础,处理好这个才能谈各种描写的深入。
        如果存在着一些问题想听听我不靠谱假正经的看法的话,可以在这个帖子下面提问,回答仅供参考。但我确实水平不过关,可能很多问题还是要共同商量探讨。
        未完待续。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02-07 16:27
        回复
          温柔一点儿,人家第一次写,别打击她积极性嘛。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2-07 16:41
          回复
            看完以后…我又去看了一遍我的文。
            你真是太温柔了。
            昨天发给你以后就没能再看到。
            再看一遍…我压根没弄清我写的啥…迷迷糊糊。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2-07 16:56
            回复
              标点问题。这个毛病我自己也很清楚。
              不是在模仿她。
              是因为。我压根不会用标点
              我准备下学期就啃语文书的标点。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2-07 17:02
              收起回复
                关于分段。
                我再去看第一段。
                我自己写出来的。我也没明白。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2-07 17:08
                回复
                  情节转化的的确太突兀。
                  对。我写东西就不知道怎么跳过不重要的那部分。
                  这篇文里注意了下。但因为不会转。所以我也看起来跳动太快。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2-07 17:14
                  回复
                    而且我再看一遍发现我写拍的那。
                    人物感情也存在很大问题。
                    最后写的的确心急了。毛毛躁躁。
                    觉得自己跳的有点快。看的晕儿叭唧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2-07 17:15
                    收起回复
                      @77家的二货妞
                      引号的使用的确是一大难点,我大概梳理了一下,列了句号和引号的两种情况。
                      1.若引文独立而又完整,则句号要写在后引号内。
                      我是从网上拉来的示例:
                      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2.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后引号前面不能加句号,句号写在引号外。
                      我是自己扯淡的示例:
                      杜甫在《夔州歌》中写下了“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的名句。

                      我像不像在开小学语文课堂……


                      IP属地:江苏13楼2014-02-07 21:39
                      收起回复
                        我觉得我的人生都没救了,咋办?
                        你到底把我埋在游斐床底下了吗?
                        为何没沾上点他的灵气?
                        明天继续修改,晚安小学的木头老师。
                        以上标点用对了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2-07 23:29
                        回复
                          我突然觉得我有救了。
                          我在溪吧看到一篇文,整段一大长溜,只有一个句号。
                          我还是能救活的吧?星星眼!
                          以上我的标点用错了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2-07 23:33
                          收起回复
                            大木头,你真的太有耐心了,不枉她叫你一声师父
                            PS 作为一个有小号的人,对别人的小号也还是要尊重一下的嘛,我们要坚决维护煎饼卷大黄蜂对《背叛者》的所有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2-08 09:47
                            收起回复
                              老湿你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2-08 11: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