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宫廷吧 关注:7,455贴子:864,786
  • 10回复贴,共1

【万昌宫·玉笙苑】——婧修仪 白霁青 居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绥猷七年四月下旬,朝元夫人薛氏册立为后,特晋淑仪白氏为修仪,仍居原处。
(请按照宫规自贴资料:二楼晋级历程及报名资料,三楼独白随意,四楼谢恩。)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11-29 14:10回复
    嘉和四年冬,淮南白氏霁青嫁入梁王府为侍姬,居梁王府·玉笙堂,年15。
    嘉和五年冬,白氏霁青仪态万千,流风回雪,晋侧妃。
    嘉和五年冬,帝晋梁王为一品亲王,封号靖安,白氏随夫迁居。
    嘉和八年,靖安王入主东宫,兹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恭仪白氏为贤仪,居东宫·玉笙堂。
    绥猷元年正月上旬,新帝登基,绥猷帝原太子贤仪白氏霁青举止娴雅,俏丽多姿,特封为淑仪,赐号“婧”,居万昌宫·玉笙苑。
    绥猷七年四月下旬,朝元夫人薛氏册立为后,特晋淑仪白氏为修仪,仍居原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1-15 22:13
    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1-15 22:14
      回复
        【玉笙苑的药味断断续续地,从去岁冬一直绵延至绥猷九年的春末。】
        【病榻上躺久了,稍动一动都觉得头晕脑胀。见着今儿天气好,索性让春江帮忙换上新做的春装,拟到苑中走走。绾了发,傅了粉,点了唇,看上去总算精神了一些。春江麻利地绑好系带,皱着眉说尚衣局娘子活儿不细,衣裙做得宽大了。】
        【春装是去年冬天做好的,尚衣局娘子未曾出过错,只能说我几个月来消瘦了许多。绕着院子走了几圈,便觉得有点疲累了,倚着院中桃树,抬手挡了挡枝桠间的春光。如今比不得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了,一场风寒,歇个三四天又是活蹦乱跳的。待这一场病好,还不知道要调养到什么时候。】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1-15 22:15
        回复
          【通传声传进玉笙苑,颇有些意外的回头,恰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自从去岁得病以来,皇后娘娘就免了我的问安礼,我也减少了外出的次数,以免把病气过给别人。上月身体好些时,陛下曾在玉笙苑歇了一宿,没想到这么快又见到他。】
          【心下欢喜,趋步迎上去见礼,裙袂带起轻盈的落花。】
          昨儿才在佛前念叨陛下,没想到今儿就见着了。原来这烧香拜佛也有灵验的时候,待明儿臣妾可得沐浴焚香,好好儿还愿才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1-15 23:12
          回复
            华元夫人心善……
            【唇边仍带着笑意,眼睛垂了下去,不敢看他关切的神情。自得病来,霍氏来过几次,陆续留了几次方子,我依言吃了,总不见好。“不管遇到什么事,别想太多,放宽心。”她这般叮嘱。】
            【我做不到。我感念她的善良、她的情谊、她的医者仁心。但她的每一次的到来都是煎熬。我怎么能告诉她,她一点一滴的好就是我的病因之一。我没法理直气壮地认为当年的罪恶与我完全无关,也无法干脆果断地把事实和盘托出,才郁结于内,久病不愈。】
            【看着自己消瘦的手腕,言不由衷地道】
            或许再养养就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1-15 23:42
            回复
              【他温热的手覆上来,仿佛被烫着般,轻轻颤了颤。】
              【嘴唇轻轻张开,没发出一点儿声音,又静静合上。嘉和九年秋的事,距今正好二十年。二十年前的那个孩子除了他的父母,还有谁记得呢?还有谁提起呢?没有了,尘归尘,土归土,即便提起,剩下的也只是一声叹息了。现在的日子多好,阿晏出宫建府了,我的身家洗白了,一眼望去,面前是数不清的好日子。】
              【我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不说就不用担风险,我与阿晏的安稳与富贵不会蒙上任何阴翳。见鬼的真相,见鬼的良知,我又不是佛祖观世音,为什么要替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婴孩讨一个迟到太久的公道——】
              臣妾遇到了一个难题。
              【我听到自己的声音,犹豫而飘忽,如同向荆棘地迈出的、艰难的第一步。】
              和嘉和五年秋时相似的难题。
              【当年助他整顿盐政前不是没有犹豫过。怕被报复,怕有朝一日被他转赠他人后,再无立足之地。当年他以姓氏许我一世富贵平安,然而这次,他或许会保我,或许不会原谅我这么多年的缄默,我不知道。】
              【脑中闪过傲霜殿中的药香,馥兰阁中开遍四季的鲜花,还有梦中婴孩的血泪……大概是傻了,才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一件毫无收益、可能还得赔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1-17 20:41
              回复
                嘉和九年秋,当时还是太子温仪的华元夫人小产。
                【尘封的岁月被揭开一个角,隐隐透出不祥与悲痛气息。伏在他怀里,顿了顿,用力闭了闭眼。】
                臣妾怀疑,那不是意外。
                【接着,把自己身边的侍女春江看到当初缀梨堂的丫鬟在霍氏的常用的笔墨、绢帛、宣纸上做手脚、霍氏小产后春江偷来了那丫鬟手上的药粉、我托人查得那药粉对孕妇与胎儿不利、那丫鬟的家人在其自尽后被薛家养起来等事一一道出。】
                【沉沉压在心中数月、翻来覆去思量的事,此刻得以道出,心下不合时宜地觉得轻松。缓缓在他脚边跪下,俯身,额头碰到微凉的地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1-17 22:06
                回复
                  陛下明鉴,臣妾绝无纵容他人谋害皇嗣之行径。若为共犯,臣妾如何敢又如何会把这一切和盘托出?
                  【伏在地上,能感知上方风雷隐隐聚集。选择把此事说出,早已做了最坏的准备。】
                  那宫人惯于服侍华元夫人笔墨纸砚之事,虽见她动作异于寻常,只当是夫人吩咐,并未在意。后来华元夫人小产,再去探查,方发现蹊跷。
                  臣妾与华元夫人、与昭仁公主交好多年,二位对臣妾多番照顾,人非草木,臣妾再奉行明哲保身之道,若能救她们的至亲骨肉,如何会袖手旁观?即便不敢出面揭发,亦会暗中示警相护,绝无看着那无辜孩子白白丧命之理!
                  【察觉事有蹊跷时,那婴孩已离开人世。二十年缄口不言,是因为说了也于事无补,那孩子不能重新活过来,薛家也不一定会遭了他们应得的报应,而我则难以全身而退。】
                  臣妾失察在先,知情不报在后,致使真相蒙尘二十载,万死难辞其咎,请陛下降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1-17 23:27
                  回复
                    臣妾明白。
                    【被扶起,重新落座。初夏熏风和暖,却吹起一片凉意——方才一番对答,身上渗出了冷汗。听他言语,知这一关暂且是过去了。沉吟片刻,说出一处地址。】
                    【那是长安远郊的村落,不起眼,又在薛家的势力范围之内。那家人本居于长安城南,穷人聚居的地方,有时温饱都成问题。迁往乡下后,瞬间发家,成了当地的富户,想来背后是有人赡养着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1-18 00:05
                    回复
                      【重又起身谢恩。想必他心中已有成算。从今往后这件事在我处便是过去了,不仅过去,还未曾存在过。不会再有其余人从我处知道这一桩秘事。】
                      【直到,下次有谁再次追究起此事——谁知道这这会不会发生呢。但既然做出了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这相应的后果,好也罢,坏也罢,总是要扛的。】
                      【好歹,这一条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1-18 0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