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01,790贴子:12,520,942

明朝灭亡是否不可逆转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朝灭亡是否不可逆转呢?
我认为完全可以逆转,每个王朝的灭亡都是由各种因素叠加起来由量变引发的质变,明朝也不例外,内忧外患,土地兼并,天灾人祸,党争,国库空虚等等原因。
一直流传一句话,明实亡于万历,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确实是这样,万历皇帝朱翊钧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怠政,连续近三十年不上朝,不理国事,造成全国大量官位空缺,而且一心搜刮民脂民膏,大量征收矿税,民不聊生。
万历皇帝只顾着自己享乐,躲在后宫里,也不关注外面的世界,就连内阁的官员都很少有机会见到皇帝。他们不知道明朝在走向衰亡,而东北的女真族却在渐渐做大,万历三大征打赢了,但是也把明朝的国力彻底耗尽了,东北的女真族趁此机会积蓄力量,在辽东总督李成梁死后,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就造反了,萨尔浒之战把明朝的最后一支能打仗的精锐部队消耗殆尽,让努尔哈赤看清了大明朝只是一只纸老虎,从此再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止努尔哈赤崛起,也敲响了明朝灭亡的倒计时。
有很多人说萨尔浒之战,明朝有机会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场发生在万历四十七年的明朝与后金的这场战争,首先后金方面,努尔哈赤投入兵力约六万左右,而明朝方面,加上叶赫部以及朝鲜的部队一共约十万左右,很多人说有二十万,其实并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号称四十七万了。但是明朝的兵力优于后金是肯定的,那既然兵力占据优势,为何失败?
明朝方主帅为杨镐,杨镐是什么人?本身没有什么能力的庸才,能上位辽东经略的位置,完全是因为溜须拍马,在党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没有指挥过什么胜仗,甚至可以说不知兵,这样的人竟然可以当上明朝十万军队的统帅,可以说明当时的明朝官场已经腐败到了骨头里了。当时最适合做辽东经略的人其实是熊廷弼,但是无奈党同伐异,最终把这个位置给了杨镐这样的无能之辈。
神宗万历皇帝以及朝廷的这些大人们认为后金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大明朝军队打这些关外的蛮夷当然是手到擒来了,而且明朝财政紧张,万历皇帝又是个抠门的人,舍不得多花一个子,只想着赶紧速战速决,赶紧把这点问题解决完。于是不断催促杨镐马上与后金决战。
杨镐采取了分四路兵马,目标直取赫图阿拉,明朝的军队一共只有十万,还要分四路,很显然这种战略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且军队对辽东地区的路线又不熟悉,努尔哈赤本身就是以逸待劳,且提前获取了四路兵马的进攻路线,战争的优势一下子就在后金那边了。
结果就是努尔哈赤以六万精兵各个击破,明朝的军队全军覆没,叶赫部被吞并,朝鲜归降,明朝彻底沦为了一个笑话。
但是我们假设,如果用熊廷弼为主帅,这种情况他绝对不会分兵,而且这支军队里明朝的能征善战的猛将也有好几个,和蒙古人有多年作战经验的杜松杜太师,黑虎将军刘𬘩等等,马林和李如柏可能不太行,但是刘𬘩和杜松可是一等一的猛人,以熊廷弼为主帅,杜太师和黑虎将军为总兵,率领十万兵马,不贪功冒进,也不分兵,稳扎稳打,明朝获胜几率还是很大的。
萨尔浒之战明朝如果获胜了,无异于又一次犁廷扫穴,女真人从此一蹶不振,起码会老实五十年,后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不会出现,三饷不征,明朝的财政不陷入恶性循环,就算是内部出现了农民起义,也能迅速解决,不至于两线作战,崇祯皇帝也不会后来吊死煤山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果有别的想法,欢迎交流,谢谢!#明清##大明##萨尔浒之战##明朝##历史#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7 20:21回复
    很多人有一个妄想,就是野战击败老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7 21:43
    收起回复
      明朝灭亡无所谓,问题是闯贼把明朝体系打乱,自己有没能迅速建立秩序,让满清捡漏,导致华夏彻底灭亡,这才是悲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7 21:53
      收起回复
        国家衰亡不是因为这些大事,而是因为日常小事,因为胜败兵家常事,国家强盛的时候,输几场也不会伤筋动骨。
        什么是日常小事?
        比如土地兼并,几百年如一日,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农民的生存潜力无时无刻都在被挤压,直到经不起任何风雨。
        比如收税,各种苛捐杂税、火耗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现并接受的,而是几十年上百年,一项项出现,慢慢被农民商户们接受,然后又出现新名目,又默默地承受下来,直到承受的极限。
        比如军器,也不是一开始就不堪用的,而是层层贪污,慢慢加码,直到成为废品。
        比如各种潜规则,也不是不断加码,最终腐朽难治。
        到了王朝后期,这种毛病已经积累到极限,不是一两个人改革或者一两场胜仗能扭转的,必须推倒重来,然后新朝新气象,开始新一轮的周期。


        IP属地:浙江4楼2024-05-17 22:35
        收起回复
          很直接的道理大明的根和体系全烂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17 23:26
          回复
            萨尔浒之战只不过是点燃大明灭亡的导火索的一个火星而已,真正原因难道不是皇帝无能为,帝国利益被清流们瓜分,尤其是万历长期不理朝政,给这群清流们大量操作空间,每年都收税这么多,但清流们逐渐不愿意割自己肉,磨刀霍霍向穷苦百姓,尤其是三大征之后,朝廷急需钱,只能挥刀向百姓,萨尔浒只是撕开大明强盛的伪装,整个帝国早已外强中干,皇帝斗不过百官,百官又不愿为国奉献,表面百官忠于皇帝,皇权如日中天,实则帝国蛀虫欺君枉法,这题已经不是普通人能解的了,气数已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17 23:26
            回复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7楼2024-05-17 23:29
              回复
                李成梁把宽甸六堡割给努尔哈赤,让后金迅速崛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17 23:33
                回复
                  3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8 00:56
                  回复
                    明被宗室吃垮了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5-18 01:08
                    回复
                      明朝问题在于士绅只交一半赋税,钱不够只能加征,辽饷,练饷前后加征了四次,终于,百姓活不下去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18 01:19
                      回复
                        土地粮食总产出<总人口消耗粮食就没救了。土地兼并是个笑话。皇帝收钱是按地区直接摊派,不管土地在谁手里。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也同样是地区摊派。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8 02:05
                        回复
                          杨稿能胜任是因为他资历比熊高,人好讲话将领原因服从安排,熊比杨强是因为熊是在辽东一路干过了的,比杨更熟悉情况。史实熊刚好就败在了杨的长处上,熊性子太冲导致人员差,将领对他有意见,这些都是言官弹劾他的理由,最终导致了熊的下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8 02:42
                          回复
                            明朝灭亡不是哪一个人的原因,是每一代皇帝留下的问题堆积起来的结果。
                            嘉靖留了士风败坏,万历留了青黄不接,天启留了政策反复,崇祯又有上下不和。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5-18 02:47
                            回复
                              梦里什么都有,现实中改变你的朋友或爸妈比改变你自己不知道难了多少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5-18 04: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