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2全面战争吧 关注:131,712贴子:7,240,461

回复:【Mod介绍】王朝战争(War of Houses)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2 格里高利七世改新(Gregorian Reform)
其实格里高利改新最初并不是一个专门术语,这个词诞生于20世纪奥古斯汀.弗里西(Augustin Fliche)的作品La Réforme Grégorienne.
格里高利七世改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会的道德立场,另一个则是教职人员的独立。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6楼2022-06-13 15:00
回复
    我们前面不止一次提到过,罗马教会在中世纪前期对世俗君主的依赖,从克洛维斯到奥托,罗马教会与教宗依倚仗世俗君主的武力和统治来保护自身的存续与影响力。
    但这也就使得教会依附于世俗君主,对教宗们来说,这是一个教义和策略上的双重风险——在这一前提下,一旦皇帝拒绝与教会合作或者教会违抗皇帝怎么办?
    1075年,这个假设成真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7楼2022-06-13 15:11
    回复
      1075年12月8日的“帝国神圣”事件后,格里高利与亨利交恶,但事态很快激化,因为格里高利在被拒绝后接连收到来自意大利和德国地区的主教的信件,宣称他们不再效忠于格里高利。没过多久,亨利四世的信也到了,要求格里高利辞去教宗之位。
      这还得了?
      原本格里高利就是想要改变教会从属于帝国的现状,可是现实恰恰狠狠地抽了他一巴掌——教会以及主教们确实听命于帝国皇帝。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22-06-14 18:41
      回复
        主教之于教会,就如王子和领主们之于王国,主教们的站队堪比在教会之内掀起了叛乱。
        事实上,教会之中对于改新的矛盾早已扎根二十余年,自1049年开始,教会之内就存在对于改新的诸多难题,主教任命不过是其中之一,还有教职选拔以及圣职买卖等诸多争论与之并存,每一样都触及各国主教和君主的神经。
        但教宗有一项能力是主教和世俗君主们不敢挑战的,那就是绝罚。
        1076年二月,格里高利很快亮出了这个杀手锏,革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王位,皇帝只得暂时低头。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9楼2022-06-14 18:54
        回复
          格里高利七世的改新有其必要性,因为当时的西欧教会有许多后人根本无法想象的问题。
          除了教会中的暗地交易,教职人员的婚配问题也一直是老大难,尼西亚会议时,僧侣成婚就被确定禁止,但当时的西欧教会的不少地方存在低级僧侣成婚甚至纳妾的行为,1075年,康斯坦斯(Constance)主教就尝试罢免那些成婚的僧侣,但这一尝试无疾而终,引来了格里高利的震怒。
          但另一方面,教职成婚是一个早已有之的现象,从旧约时代便有,在当时的希腊教会也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0楼2022-06-14 19:03
          回复
            1078年十二月,格里高利七世于罗马的拉特兰宫(Lateran Palace)正式敕令各地禁止自行任命主教,许多人认为,主教任命权其实就是格里高利改新的代名词,但如果你看完了上面,你就知道这只是改新的核心矛盾之一。
            而这场改新的影响却是非同凡响的。
            尽管教宗的目的从教义上来说非常可以理解,但是从策略上,问题大了。
            因为帝国不是唯一一个有自信任命主教和将教会和王庭势力相结合的国家。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1楼2022-06-15 14:16
            回复
              除了神罗,法国也一直在主教任命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格里高利和亨利的硬核互怼直接动摇了西欧各封建国家和教会的关系,进而引发了一场混战。
              首先是处在风暴中心的皇帝亨利四世和格里高利七世之间的战争,紧接着是反教宗(Anti-Pope)的出现导致西方教会内部产生了分裂。
              1084年,罗马被帝国军队攻破,格里高利七世在吉斯卡尔的帮助下出逃萨勒诺,并于次年病逝,继任的维克多三世(Victor III)也在两年后去世,由于教会无法从反教宗克莱门特三世手中夺回罗马,新任教宗的选举不得不在罗马以南的特拉齐纳(Terracina)进行,1088年3月12日,香槟贵族出身的主教马恩河畔的沙提永的奥多(Eudes de Châtillon-sur-Marne)成为新任教宗,称乌尔班二世(Urban II)。
              乌尔班二世为了结束自格里高利七世以来引发的教会和封建君主之间的分裂,但多次尝试无果的他急需一个将整个西欧团结一致的方法。
              直到东罗至尊的消息传来,乌尔班二世终于找到了一个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好机会——十字军。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2楼2022-06-15 14:37
              回复
                是的,第一次十字军很大程度上是西欧教会试图以一致对外来解决内部分歧的尝试,不然你很难解释为什么耶路撒冷丢了那么多年,西欧教会和君主们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直到11世纪最后那点时间他们突然暴起了…
                甚至都没赶上千禧年
                当然另一方面,东罗马至尊阿列克塞也有很大的责任,因为直到东罗和十字军因为土地归属问题导致双方闹崩之前,至尊一直计划与第一次十字军合作,甚至还派遣了海军和维塞克斯的埃德加二世这样可能是瓦兰吉成员的军事指挥官与他们合作,很显然,至尊希望通过十字军开出一条路,借机收回被罗姆占据的安纳托利亚领土,毕竟对东罗来说,安纳托利亚——叙利亚一带是他们的重要立足点,而当时东罗已经连尼西亚这样的地区重镇都丢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3楼2022-06-16 13:36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2-06-27 20:1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2-06-29 12:51
                    回复
                      4.3 为什么教宗这么敢
                      罗马教宗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存在,虽然在教宗国的巅峰时代他们也没有几个师,但从红胡子到小胡子没有不怕教宗的。
                      苏慈宗敢说那句话,是因为他的地表最强武力并不是以天主信徒为主的。
                      可是西欧的这拨人就没那么好运了。
                      教宗圣灵不悦的情况有很多种,并不总是需要绝罚+十字抄家军,大部分情况他只需要公开谴责就足够了。
                      你问他公开谴责有什么用?你亨利了不起,不怕教宗绝罚你,因为回头大不了你打赢了可以换个教宗原谅你,实在不行找个支持你的甚至见钱眼开的主教给你忏悔一下也行。
                      但亨利手下的士兵们怎么办?他们也是十字信徒,谁来给他们做忏悔?对于这些士兵来说,跟着皇帝反教宗就等于铁定要下地狱,这已经不能用“严重”甚至“生死攸关”来形容了,这可是比死还严重的危机。
                      所以教宗一开口,都不用绝罚,普通百姓自然就怕了。
                      其他领主甚至君主也怕,因为万一教宗一句话把自己也带进去,自己手底下也得跟着造反。
                      但这只能用来吓一吓没有准备的人和过于依赖教会力量的人,所以失败也不是没有过…就比如后来亨利和格列高利第二回合时,恼羞成怒的皇帝做足了准备,一口气把教宗赶出了罗马…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6楼2022-07-27 14:12
                      回复